打破悶經濟:新區域主義的動力學

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nicebooks.com.tw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讓地方政府動起來,帶頭拼經濟!

台灣經濟不能等!


史惠慈、呂曜志、林佳龍、林欽榮、林昱君、邱垂正、陳德昇、郭翡玉、曹小衡、黃玉霖、童振源、楊昊--十二位學者專家一致建議:強化地方自治,從區域主義再出發,從「超國家層次(Super-national)」與「國家層次之下(Sub-national)」雙管齊下,降低主權爭議,打破台灣悶經濟!

本書特色

本書特邀12位台灣經貿問題第一線觀察家與專家學者,從「區域合作」與「地方自治」聯手破解悶經濟。

本書榮獲多位經濟學界與政界資深人士推薦:

洪德生(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)

張景森(前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)

胡勝正(中研院院士)

管中閔(經建會主委)

陳俊勳柏克萊網路書局(交大工學院院長)

陳添枝(台大經濟系教授)



商品訊息簡述:



【主編序】尋找台灣發展新動力/林佳龍
曾幾何時,「悶」成了台灣經濟的同義詞,即便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(ECFA)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先後簽署,台灣的發展仍然看不到一條有希望的出路,就連前副總統蕭萬長、行政院長江宜樺等人也都以「悶經濟」來形容馬政府執政下的經濟困境,更別提一般人民的直接感受。而關鍵的問題是,解藥在哪裡?
馬政府給的答案很簡單:自由化加國際化。這很少人反對,但看看馬政府所推出的實際政策,卻是「一切靠中國」。所謂的自由化與國際化,被扭曲成為「兩岸化」,甚至是「中國化」。這種不正常的開放,從兩岸簽訂ECFA 以來,已經證明成效不如預期。長此以往,更是不利於台灣競爭力與經貿自主性的提升。台灣不應該只走這樣的路。
我所帶領的台灣智庫,花了很多時間,想找新的出路,本書即是其中的一個嘗試。身為主編,個人有義務把出書的宗旨與背後的思考,向讀者做簡要的報告。
首先是對全球化與區域主義的再思考。從1990 年代以來,各國間的經貿關係規範,一度從過去的雙邊走向多邊的國際建制,所以有世界貿易組織(WTO)的誕生與運作。但WTO 後來的多邊談判遇到障礙,無法克服,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(FTA)或區域的FTA,才又盛行了起來,直至今日。無論是雙邊、區域,還是多邊,台灣身為小型的開放經濟體,都無法置身於外。過去我們花了十年的時間,才好不容易在2001 年加入WTO。但這顯然還不夠。於是我們又花了很多時間,希望與各主要貿易國家簽訂FTA。但在北京的全力封鎖下,目前成果有限。最新的發展是,除了與中國已簽訂ECFA 以外,我們還想加入以美國為首的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議」(Trans-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, TPP)。但我們準備好了嗎?
環顧東亞,日本正在積極進行加入TPP 的談判。以安倍政府加入TPP 的決心看來,即使有很多內部反對的聲音,不久終將成功加入TPP。而中國也正評估加入TPP 的可能。目前總理李克強大力主導在上海成立的「自由貿易試驗區」,就是一個為日後接軌TPP 的積極準備。




打破悶經濟:新區域主義的動力學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nicebooks.com.tw

贏在免費,企業零成本行銷密技

贏在免費,企業零成本行銷密技

市場營銷俱樂部




arrow
arrow

    beverlkylec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